Responsive image

未来三年建筑BIM去往何处(四)

2023-04-14 15:40

来源:数字时氪

       13、果芯数创创始人 孔令智

       首先,我不认为“一模到底”能够落地,因为社会行业是细分的,细分之后必然存在业务上的差异化,这些业务差异化就会导致应用BIM技术的场景不同,所以“一模到底”这件事是从数据流角度可以,但与真实的业务不匹配。所谓业务包含“交易模式”、“行业制度”、“客户需求”等,这些不是纯的技术问题。

       第一,BIM本身是技术,技术是一种工具,工具就有应用场景。

       BIM既然是技术,那么就会有“技术的周期”,从出现到膨胀到冷静到逐步清晰到商业结合到大规模应用,避不开绕不过,现状如此,等待突破。

       第二,bim不会被弱化,但一定会更加细分,聚焦场景下的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从而改变业务模式。

       比如果芯在做的钢结构深化智能出图产品,这是一种BIM+AI的算法技术,传统的手工调图会被取代,这种变化会释放大量的劳动力,让深化设计工程师去做更高价值的工作。所以,我认为BIM的发展应该是与AI技术融合,聚焦场景的创造客户价值。

       回到未来建筑业BIM发展的问题。现在的BIM有些夸张和过分,软件研发或应用服务企业的营销口味太重了,大而全的倡导技术应用推广,让BIM价值不清晰、不明确,增加企业负担。虽然领导推广,但员工难受,造成内卷,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对BIM技术市场造成损害,是不可持续的。包括在过去,很多公司赶上BIM的风,借助政府大规模的推广,推动了不少BIM应用场景,但实际的客户价值很弱,原因在于价值没落地。

       我个人认为,建筑行业的BIM的发展应该以“通过BIM+AI技术创新,落地业务场景化,以客户价值驱动为导向,坚持长期可持续发展”,解决一个个场景下的客户需求,获取这部分价值,不断延展客户价值链,创造更多价值。

       最后,补充一点。建筑和汽车行业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需求造成的非标问题。建筑是不动产,天生就是非标要素(水文地质的差异化),再加上人性对建筑需求的差异化,建筑就是非标的。想通过政策导向标准化,这件事是不可能的,只有一条出路,就是技术推动,将非标转化为标准化,这个技术也绝对不是硬件,而是以软件驱动的产业升级。

       14、和君咨询建筑事业部 都阳

       我们都知道,在生产汽车的流水线上,其操作的精度已经达到了毫秒级。而在生产房子的项目部里,仍以天为单位来安排生产计划已属极限。未来到底能否实现像造汽车一样去造房子的愿景,其核心就是BIM技术。

       BIM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前景广阔,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历经了10多年的发展,其应用场景还仅停留在项目展示,或者是碰撞检查、管线综合等单体项目的应用上。可以说BIM技术远未发挥其应有的潜力。关于这一点,我从三个角度分享一些观点。

       第一,给BIM技术多一些耐心

       纵观历次工业革命,新老技术实现更替,往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CAD技术完全取代纸质作图,在我国也无非才过了二三十年的时间。而BIM要远比CAD技术复杂得多,再花上几十年的时间也无可厚非。即使目前BIM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浮皮潦草也好、存在泡沫也罢,我们都需要给它多一点耐心。

       第二,核心要解决产业链的协同问题

       如果BIM技术的应用点仅仅是单体项目某些小节点的优化,其未来生长的空间将十分有限。尤其是BIM技术一定要与EPC模式深度融合,否则EPC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

       但受限于行业的历史因素,目前建筑行业的产业链各个环节是极度割裂的,建筑产品从规划、设计、生产、运营,各个环节本质上就是割裂的,发包方是割裂的,生产方是割裂的,甚至主管部门都是割裂的。各个环节的协同壁垒一直无法突破。协同壁垒如不突破,BIM技术的应用也就难以取得本质突破。而解决协同壁垒,只靠企业端是不行的,一定是要政府端和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协同发力。

       第三,BIM技术要与CIM技术深度融合

       目前,CIM标准化体系尚未健全,行业对于CIM的认识处于逐步统一的阶段。同时,BIM模型在工程建设的“管理”和“运营”阶段的应用也尚处于探索状态。我们一定要站在终局视角去审视二者的融合问题,但二者的融合面临很多现实困难,有以下方面需要思考。

       一是底层技术企业要加强BIM国产化平台的建设,为CIM平台提供稳健的技术依托。二是BIM模型可以以智慧城市管理的具体治理场景为抓手,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领域,积极利用CIM平台数据价值,通过对接CIM平台,拓展CIM+应用。也就是我们要跳出建筑的建造场景来思考BIM的建模。三是CIM的兴起促进了BIM与GIS、IOT、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领域的结合,为BIM类企业开发CIM+应用产品提供了市场空间。系统要开放,数据要共享,这才是未来BIM技术完全铺排展开后,该有的样子。

       所以,关于BIM 技术的未来,这一点我们应该坚定信心。而其发展的进程,我们也需要多一点耐心。在完成最初的角力拉锯后,新兴技术突破传统势力的封锁,往往只需要一瞬间。

       15、中建四局深圳分公司数字化负责人 黄思阳

       未来三年,建筑业BIM发展应注重集合更多AI新技术。

       例如在方案阶段通过AIGC技术结合BIM技术,快速迭代各种建筑方案,实现一次性多种方案设计。

       设计阶段的正向BIM应用必将给建筑设计行业带来一定颠覆,因为传统的CAD二维逻辑和BIM三维建模逻辑有一定的差异。施工阶段的BIM应用,更聚焦于可视化应用和超前模拟应用,用数字孪生的技术预先模拟真实产生的矛盾冲突,伴随AI技术发展,可以用最低成本模拟提高最佳价值产生,节约建筑造价5%-10%。运维阶段的BIM应用,聚焦于能源管理,以及碳中和应用,更大程度的集合前期BIM数据应用,实现未来智慧城市的全面发展。

        未来BIM应用可以思考:

        第一,Chatgpt类似的AI技术带来改变;第二,在碳中和BIM领域的全面发展;第三,在智慧城市CIM中发挥作用;第四,应用区块链技术结合BIM技术,实现数据共享且高效使用;第五,装配式应用中复合高精度BIM快速建造。

        16、中城环境数字化院院长 吕德彬

        BIM的未来是光明的,应用是广泛的,但黎明前的黑暗实在难熬。

        总结这些年来从业者们及用户们的反馈,产生瓶颈的原因及对策有以下几点:

        问题1:建设单位打算直接为BIM付费的项目少,对咨询设计和施工单位的刺激严重不足。但是建设单位面对纷繁的数字化技术(远不局限于BIM),在没有搞明白BIM在整个项目、整个企业、乃至在智慧城市中所处的位置,如何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时,尚无清晰的整体规划和投入产出测算,面对相对高昂和长期的投入,也不敢轻易下决策。

        对策:通过BIM实现碰撞检查、向建设单位交付一个三维模型,只是BIM和数字化技术的一个最基本的成果,离数字建筑、智慧建筑、智慧工厂、智慧城市还有很遥远的距离。这方面,需要咨询设计单位、专业性软硬件集成商、建设单位等相关单位一道,从宏观到微观都想明白,拿出一个清晰的、有可行性的、投入产出相对明了的解决方案,才能消除建设单位的担忧,舍得投入,其他参建单位才有动力,才有条件将BIM和数字化工作推向深入,加快行业推进速度。

        问题2:数字化BIM转型对于已经熟练掌握传统二维设计工具和工作流程的“资深”设计师及管理者们而言,存在心理上和实践方面的障碍,往往前者的因素更主要一些。当一个行业中,掌握核心能力和主导权的”资深设计师和管理者们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真正支持和深度参与进来。仅靠一些虽掌握数字化工具,但业务知识有限,在项目中、在企业里、在行业里话语权有限的年轻人来推动,难度可想而知。结果只会雷声大雨点小,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对策:国家和行业进一步加大力度对各省市新建项目的数字化比重提出考核要求,强制各单位加快转型;第二,当有条件时,软件公司要从人性化角度,将BIM软件的操作向传统二维操作的习惯靠拢,降低“老人”的转型难度,一些软件已经按照这个思路进行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三、软件公司吸收AI技术,将一些复杂的操作用AI技术自动实现,大大简化BIM平台和软件的操作画面、流程和各种眼花缭乱的指令、按钮。

        问题3:各单位一个模型用到底难落实的障碍,一方面有相关单位对自身成果保密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在我国传统项目中,咨询设计、施工、运维几个环节各自为战,相互不是很了解对方的工作思路和习惯。各单位完成的BIM模型只是根据本企业、本行业的习惯来制定交付深度和表现形式,自然造成了没法实现一个模型用到底的结果。

        对策:咨询设计单位是模型的源头,应以咨询设计单位为主,与下游的施工、运维单位密切配合,共同研讨一个模型用到底“肠梗阻”的症结所在和应对措施,打造出尽量兼容施工和运维需求的模型。

        当然,这方面的难度也是有的,主要是国家尚无统一标准,而且按照中国当前的体制,项目需要通过招投标方式来确定各参与单位,不少项目中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维单位都是临时组队,不是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每个项目都要磨合的成本过高。如果能借助当前国家倡导的设计单位牵头的EPC或施工单位牵头的EPC政策,将设计团队和施工团队捆绑起来,长期组合作战,这问题的解决难度有望大大降低。

声明:本文章内容来自数字时氪,若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