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发展的必然
2020-07-21 09:55
来源:BIM新看点
新兴事物在发展的前期多数是依靠大趋势推动,但一项新技术,多数企业必然要经历探索和质疑的阶段,BIM技术亦然。
在桥梁杂志社和深圳市市政设计院共同主办的“桥梁科技发展创新大会暨改革开放40年桥梁创新成就展”上,《桥梁BIM技术发展学术报告会》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对现阶段交通运输行业BIM应用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剖析。
尽管国家及部委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的鼓励推广BIM的政策和指导意见,但市场变得越来越理性。
在设计阶段,BIM的实施主体是设计院。对于设计院而言,相关的BIM软件却无法持续跟进项目工作,更多地成为了项目汇报时的一种展示工具。
在施工阶段,BIM在跟项目管理结合的时候,BIM数据很难做到细度足够,缺少数据交换标准、软硬件系统集成难、数据挖掘能力差等,都是问题。
所以,BIM还是要回归到内容和价值上。BIM能否提高生产效率,带来效益?
在探讨BIM的本质其实是工程数字化的过程中,多位专家提到BIM的雏形源于两个问题:一是为了解决二维的局限而衍生出来的三维技术;另一个是为了解决信息化而提出的建筑信息体系,这是因为,BIM本身具有的数据性和结构化特征,但将此类技术直接转化成明显的商业利益,还不清晰。所以,重点主要是从两个角度解决设计行业BIM应用面对的问题。
首先,如何做BIM,能够生产可协同的数据?
BIM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贯穿在整个项目中,然而,企业可以有效利用的只占总数据的1%,而剩余的99%,称之为黑暗数据。即指那些针对单一目标而收集的数据,通常用过之后就被归档闲置,其真正价值未能被充分挖掘。数据被收集存储了,但缺乏对其深度理解的使用方式。
传统的设计流程是点线式的。我们看到的都是现在的设计内容,而不能和其他的人,比如参与建造方、运营方进行沟通。所以设计是碎片化的、间断的,数据的交换非常有限。设计变更更多的时候是靠电话。想要重复利用数据变得非常困难,更多的时候,大家是重新输入数据。未来的工程交付方式应该是基于数据库的方式进行交付,包含所有测量数据,实景模型、BIM模型、图纸等,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数字化成果。
其次,BIM的收益要依靠生态圈。
全面成熟的BIM应用须遵循规律,BIM发展和实施过程中可能的最大风险是OverSelling“过度销售”。BIM是10%关于技术,90%是关于“关系”的,也就是说BIM的大部分相关工作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技术,更不是软件工具,是依托“生态圈”的,生态圈不成熟,一个单位的BIM,将独木难支。
可 以预见,BIM技术必将成为建设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BIM是工程数字化的导火索,但也必须依托工程数字化的生态成熟,才能成就BIM本身。
版权申明:本文章内容来自BIM新看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